我国膨化食品的发展
食品膨化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就把油炸作为使食品膨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膨化技术发展缓慢。直到 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膨化技术与膨化食品的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膨化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在国外发展很快。早在 1856年美国的沃德就申请了关于食品膨化技术的专利。
日本在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进行侵略战争期间曾采用膨化技术加工玉米、麦类,再经过压制做成军粮。
高温膨化(High-temperature Puffing)
高温膨化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机械挤压成型技术与比较古老的油炸膨化、沙炒膨化等处理工艺结合起来从而生产膨化食品的一种技术。其中,玉米小麦膨化机,微波膨化、焙烤膨化等新型膨化技术也应属于这一范畴。
油炸膨化( Frying Puffing):是利用油脂类物质作为热交换介质,使被炸食品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以及水分变成蒸汽从而使食品熟化并使其体积增大。油炸膨化的油温一般在160一180℃,高不超过200℃。
改善食用品质,易于贮存
采用膨化技术可使原本粗硬的组织结构变得膨松柔软,玉米大豆膨化机,在膨化过程中产生的美拉德反应又增加了食品的色、香、味。因此,包米膨化机,膨化技术有利于粗粮细作,膨化机,改善食品品质,使食品具有体轻、松脆、香味浓的独特风味。
另外,膨化食品经高温、高压处理,既可杀灭微生物,又能钝化酶的活性,同时膨化后的食品,其水分含量降低到 10%以下,限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提高食品的贮存稳定性,如密封良好,可长期贮存并适于制成战备食品。
您好,欢迎莅临香来尔,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